猩猩(しょうじょう、猩々)是中国古典籍记载的妖怪,也叫“狌狌”。
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和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。 (2023年5月21日)《本草纲目》
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猩猩栖息在云南地区哀牢国。毛色黄色,叫声像孩子,但有时叫声会像狗,能理解人的语言,有人的脸和脚,喜欢喝酒。[1]
《淮南子》
《淮南子》则记载猩猩的智力被认为能知道过去,但不知道未来。(《淮南子》,前2世纪)[2]另外有说猩猩是北方的动物,人面兽身且黄色”,可以像人一样行走,知道人名,喜欢喝嗜酒。[3]
《传奇》
在唐代裴铏《传奇》里,有猩猩骑大象,找蒋武拜托他射死巴蛇的故事。[4]
《吕氏春秋.本味》
《吕氏春秋.本味》则说猩猩是一种美食[5][6]
《水经注》
《水经注》则说猩猩像黄狗,又像豪猪。头和脸像人,擅长和人说话,讲话声音像好女子。[7][8]
《山海经》
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说狌狌像猴子耳朵白色,能像人一样走路,吃它能更好走路。[9]
《尔雅》
《尔雅‧释兽》有提到猩猩体型小喜欢叫。[10]
《礼记》
《礼记·曲礼上》记载猩猩是会说话的动物[11]
参考资料Loading content...参看Loading content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