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後來時空環境的改變,法海本人將祖本中的曹溪山開示併入大梵寺的開示中,並修補祖本原文。後期《壇經》版本的複雜化,便是肇因於記錄者法海本人的改動祖本原文,而傳出另一型的抄本。換言之,經由法海本人,先後就傳出兩種抄本。法海改動祖本原文的情形:例如,將書名增添「壇經」一詞,並強調「壇經」的傳法地位,又如,後期六祖信徒更多,因此將祖本的一千餘人改為一萬餘人等等;又將無相三歸依戒中,惠能所解說的「自性三身佛」,特別抽出稱為「無相戒」(後代又稱為無相心地戒),此版本可稱之為「法海自改本」(其增添之文句可以與其他版本對照而知),其特色就是將曹溪山的開示併入大梵寺的開示中,並特別強調「壇經」的傳法地位。
六祖壇經的祖本及其演變略探
👁️ 5614
❤️ 744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