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品牌闪耀2018俄罗斯世界杯
三大行业青睐体育营销
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已在俄罗斯拉开帷幕。对球迷而言是期待已久的比赛,而对品牌商家来说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营销机遇。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,中国品牌表现尤为亮眼。万达成为首个FIFA顶级赞助商,据估算赞助费约1.5亿美元;海信、vivo、蒙牛等3家中国企业位列第二级别赞助商行列。此外,帝牌、雅迪电动车及指点艺境VR科技公司也成功入围。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Zenith的数据,本届世界杯期间中国企业广告支出达8.35亿美元,几乎是美国4亿美元的两倍,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6400万美元。
腾讯数据实验室调研发现,快消品、手机、金融三大行业尤其热衷于世界杯等体育赛事营销。
三大行业共同的营销挑战
快消品行业因种类繁多,消费者尝鲜心理强,导致品牌记忆度和忠诚度偏低。数据显示,82%消费者看过快消品广告后甚至记不住品牌名称。
手机行业近年面临出货量下降、红利消失的困境,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剧了市场竞争。厂商需通过差异化营销提高用户忠诚度。
金融行业则面临获客成本高昂的问题,传统注册返现等营销策略逐渐失效。数据显示,当前获取一个互联网金融用户的成本已高达800元。
世界杯成营销超级大IP
世界杯作为四年一度的全球性体育盛事,吸引超32亿观众,超过10亿人观看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。
相比奥运会等赛事,世界杯拥有近一个月的超长赛事时间,优秀的赛事营销能带来更长久的品牌记忆。蒙牛作为本届世界杯乳业品类赞助商,在全部64场比赛中获得场边广告机会,预计传播将超过500亿人次。
以三星为例,其每年市场营销费用中体育营销占比达20%,奥运营销战略被指为anycall手机全球市场成功的关键。
VIVO此次签下国际足联官方合作,推出X21 FIFA世界杯非凡版手机,并将40余家体验店布置成世界杯主题店。
理性看待体育营销
虽然体育营销效果显著,但高额赞助费也让一些品牌望而却步。据统计,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赞助企业中仅25%获得回报。
英利连续赞助两届世界杯花费近10亿美元,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,连续三年亏损近80亿元人民币。
随着观众习惯通过网络移动设备关注赛事,传统赞助方式已不再足以保证巨大曝光度。品牌方应转变思路,制定适应移动端的创意营销方案。
综上所述,快消品、手机、金融行业扎堆世界杯营销看重其影响力,但也需警惕高成本与渠道变化带来的挑战。